怎么样来钱快,怎么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,李鸿章、袁慰亭、张之洞、刘坤一都面临着这个问题。/求?书*帮_ ¨追?蕞?薪*彰-劫.
最后,他们从历史中找到答案,不管是清军入关驱使三个藩王为自己卖命,还是镇压太平天国湘军和淮军的崛起,都是靠清廷放权给他们。
什么权?征收赋税的权力,再深一点就是任命官员的权力,最后干脆就裂土封王。有了权力,就可以变现,自然就有人愿意出人出力了。
在英国、德国先后对中华共和国政府宣战之后,袁慰亭深知帝国主义己经无力再干涉自己的计划,反而会加大扶植自己的力度,所以在征得李鸿章张之洞、刘坤一同意之后,派人强迫驻在成都贡院的光绪帝,在1898年3月15日下诏称李鸿章、袁慰亭、张之洞三人为清廷社稷奔波,实乃大清中兴重臣,理应参战清初之制,封三人为藩王,李鸿章为皖藩王、袁慰亭为豫藩王,张之洞为冀藩王,世袭罔替,皖藩王封地为陕西、甘肃两省、豫藩王封地为云贵两省及西川省东部(即重庆一带)、冀藩王封地为湖广两省。
同日,为激励刘坤一能够坚守南京等苏南地区,清廷光绪帝下旨册封刘坤一为湘郡王,封地为江南省,即江苏和安徽两省。¨x^i¢a!o~s^h\u/o_c-h+i·..c\o\m^可是,这两省现在大部分地区都被人民革命军解放了,所以刘坤一实际所谓封地,就只有苏南地区。
为了将封地实质化,1899年3月16日,清廷内阁又强迫光绪帝下诏,引用清初分封三藩之例,授予三位藩王及湘郡王在自己封地招募军队、征收赋税、任命各级官员,俨然允许西个王裂土封王,自建独立小王国。至此,清廷成为一纸空文的招牌。
但是,这一措施,效果立马生效。袁慰亭受封豫藩王之后,当即将自己封地空缺的官位拿出来分给自己的亲信,剩余的拿出来公开售卖,价高者得,一下子让他的官邸门庭若市。
为了卖出更多的钱,最后他借着改革之名,甚至将乡长、里长都拿出来拍卖。那些原来在自己封地的官员,见如此操作要么按照市场价出钱交买官钱,要么就弃官不做,至于反抗,此时袁慰亭手中的枪可不是吃素的。
这样公开买官卖官的事情,其实清廷早就干过了,在清廷中后期不少商人就靠捐官的形式上位,只不过规模没那么大。
买官卖官的后果,使得买官上来的人,首先要拼命地利用手中的权力变现,收回买官的成本,最后导致严重腐败。/x~t,i¨a~n\l*a`i/.`c/o,m·
但是现在袁慰亭等人则不考虑这些,他们考虑的是如何筹措足够军费买枪买炮,编练军队,先将人民革命军打败了,保住自己的政权再说。至于,腐败问题,他们保住江山之后,再惩治吏治,徐徐改善,在他们眼里,只要自己有枪有炮,泥腿子是怕死的,好治理得很。
在原来那个时空,清廷末期为了筹集经费,不仅仅买官卖官,甚至为了征收烟土税,允许鸦片合法化。
经过,这样一折腾,光是袁慰亭一家,两个月不到就收到了三千多万两银子,再加上与他休息相关的李鸿章也收了一千七百多万两银子,也有了这笔银子,他毫不犹豫地向各帝国主义列强疯狂采购各式枪炮,并大量聘请法国、德国教官帮助他编练各地杂牌部队。
1899年3月底,德国、英国、法国三国公使先后到达成都,见识到袁慰亭等人为了筹集军饷的疯狂操作,深感震惊,不过想想英国人、法国人在殖民地施行的包税制,比这个还疯狂,在庞大的殖民军队面前,也没有发生多大的事情,也觉得这也是可行的办法。
至于华夏人民的死后,则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,他们关心的是能在华夏获得多少利益。
于是,他们很快就跟李鸿章签订了武器购买协议,由于采购量巨大,三国还给优惠,以每支速射步枪16两银子的价格,由英国、法国、德国三国采购了50万支步枪,以两万两一门克虏伯75毫米山炮的价格向德国采购200门山炮,另又花了600万两银子采购了大量的子弹和炮弹,这一项军火采购就花掉了一千八百万两银子。
为此,袁慰亭还跟英国、法国、德国三国银行团签订了以云贵川三省的盐税、关税作为抵押的借款协议,以年利息五厘,借款五千万两库平银,约定三十五年还清。
签订这些协议之时,张之洞还致电袁慰亭说,这样借高利贷,恐怕不是长久之计,有卖国之嫌。
袁慰亭回电称,此时我们若能用这笔钱得了天下,三千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