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听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爱听小说网 > 乌纱劫血墨山河 > 第281章 宗教复辟案之烽燧堡劫(6)

第281章 宗教复辟案之烽燧堡劫(6)

春归劫

(一)新春风影

弘治三十五年二月,陕北的“靖边堡”被融雪浸得发软,新修的夯土墙泛着潮气,风过时“呜呜”作响,像谁在唱着小调。*d?u/a.n_q¢i/n-g-s_i_.¨n`e¨t.堡门前的老榆树根缝里,冒出点嫩黄的芽,指甲碰一下,竟带着股清冽的土腥气——比莲家宗祠的烟火味更鲜,像刚从地里钻出的春,润得人鼻尖发痒。

堡顶的“靖边”旗被暖风扯得舒展,旗杆新刷的桐油在阳光下发亮,旗角的补疤里,还沾着点沙砾,是烽燧堡旧墙的碎石——被新泥裹得严实。

谢明砚站在堡外的田埂上,鞋底沾着的春泥软得像棉絮。他望着堡里忙碌的兵卒,后颈的汗毛透着暖:穿新甲的哨探把腰刀挂在墙上,刀鞘的铜环擦得发亮,和赵校尉新配的一模一样;戴毡帽的百户在清点新到的火药,指尖划过硫磺块的轻响,和圣人庙书生翻书的节奏差不多;连送新粮的民夫,都把粮袋往仓里卸得从容,眼神里的踏实像守着粮仓的鼠。

这月靖边堡添了三户新人家,有从黑风寨迁来的流民、莲家旧园赎身的仆役、天坛坛场幸存的工匠,都在堡边盖了土坯房。榆林卫的赵校尉在堡后的菜园里,种下棵桃树,树苗的根须上还带着江南的湿泥,是春桃托人捎来的。此刻赵校尉正蹲在田埂上,用手捏着新土,指缝漏下的泥粒里,混着点麦种,是今年刚收的新粮。

“先生,你闻这风。”莲禾凑过来,小手攥着根柳条,鼻尖沾着点草芽香,“不是边塞该有的烈味,软和里带着点甜,像把冻了一冬的土地吹化了。”她往堡里的“新学堂”努嘴,声音脆得像冰凌化水,“那教书先生给孩童发课本时,书页上的墨迹还没干,我瞅着像阿砚新研的墨。.8^4\k/a·n¨s·h`u\.`c/o*m_邻村的老猎户说,他儿子去年在黑风寨当喽啰,今早来堡里应征杂役,手里的镰刀磨得雪亮,刀鞘却刻了个‘守’字。”

林羽靠在堡门的石柱上,靴底碾着块从菜园里捡的土块,里面裹着点草籽,用指尖捻开,竟露出点嫩芽,是江南带来的油菜种——被春风催得发胀。“这些兵卒眼神里有了活气。”他往堡内的“兵器坊”瞥了眼,穿布衣的铁匠正打制新箭,锤头落下的节奏,和烽燧堡旧百户验火石的轻重一模一样,“刚才听铁匠念叨,说‘阿虎的新弓快成了,木料用的是天坛柏树林的老根,硬得很’。”

堡内突然响起“咚”的开饭钟,惊得檐下的燕子“扑棱”飞起,翅膀扫过谢明砚的脸颊,带起阵暖意。莲禾突然指着堡墙的裂缝:“先生你看那草!”砖缝里钻出株沙棘苗,是去年劫后留下的种子,和烽燧堡外的那丛是一个模样,“赵校尉眉骨的疤淡了!像被春风吹得软了,跟黑风寨寨主的痣位置虽不同,眼里的劲却像——都是护着自己人的狠!”她声音轻快得像黄莺,“刚才他教新兵射箭时,袖口露出新添的伤,是帮民夫盖房时被钉子划的,血痂上还沾着点木屑——阿虎说,这才是兵卒该有的疤。”

(二)堡内新生

辰时的阳光透过云层,在堡里的空地上洒下金斑,像铺了层碎银。谢明砚三人顺着石板路往“新学堂”走,路边的排水沟里,融雪汇成细流“哗哗”响,林羽的铁链搭在肩上,偶尔碰着石板,“当啷”一声轻响,惊得墙根的鸡“咯咯”叫,扑腾的翅膀带起阵尘土香。

新学堂的窗台上,摆着些旧书卷,封皮补了又补,露出半行字——是阿砚批注的《论语》新篇,写着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”。*搜`搜,小/说\网? ?更`新+最¢全¨莲禾指着讲台下的木桌,桌面的刻痕里,嵌着点红漆,是春桃绣线的颜色——被孩童的手摸得发亮。

“他们说‘新学堂’的地窖里藏着‘宝贝’,我刚才听教书先生跟赵校尉说‘都是百姓捐的书,往后娃娃们就能识文断字了’。”莲禾掀开讲台下的石板,边缘的新泥还没干,缝里卡着根布条,是阿侬筒裙上的木棉线——被洗得发白。

林羽深吸口气,搬开石板,一股墨香混着泥土气涌上来,像晒透的书卷泡在春雨里,呛得莲禾打了个喷嚏,眼泪混着笑滚下来。谢明砚举着油灯往里照,地窖里的木架上,整整齐齐摆着书:有圣人庙抢救的典籍、圣女祠幸存的绣谱、烽燧堡记录的军情……最底层的木箱上,刻着行新字:“劫后余烬,皆为薪火,传于后人”。

学堂里的读书声忽高忽低,像群刚出窝的雏鸟。新砌的土灶边,妇人在蒸新麦饼,麦香混着柴火的烟,飘得满堡都是;墙角的兵器架上,新打的弓箭闪着光,弓弦上还缠着红绳,是春桃寄来的平安结;靠门的木桌上,摆着个沙盘,几个兵卒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