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王工匠在盐泉旁盖了间“铁匠铺”,教部落人把废铁打成小工具——鱼钩、锥子、小斧头,换他们采来的煤。鲑生的弟弟“盐粒”学得最认真,能把铁打成像精盐一样薄的铁片,王工匠说这孩子“有红炉匠的天赋”。
这夜,林远在灯下翻看勘探队发回的第一封简报。上面画着一条大河,旁边标着“能行船”,还有个歪歪扭扭的“铁”字,旁边画了块红石头。他拿起笔,在《北美拓殖图》上,从雾湾往内陆画了条虚线,终点落在那个“铁”字上。
窗外,蒸汽制盐机的汽笛声和远处的煤窑号子混在一起,像支奇特的歌谣。林远知道,有了蒸汽制盐机这个“双宝”联动的枢纽,北美内陆的大门算是被叩开了。勘探队的脚印会变成路径,部落人的指引会连成地图,而新明区的铁轨和蒸汽船,迟早会沿着这些线索,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。
次日清晨,安济港的商船带着新一批铁件抵达。林远让人把最好的钢料留给王工匠:“给勘探队打些耐用的铁镐,告诉赵武,找到铁矿的消息,我等着喝庆功酒。”码头工人的号子声里,蒸汽制盐机又开始了新一天的轰鸣,白花花的精盐不断产出,像在为往内陆去的路,撒下一地银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