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听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爱听小说网 > 红谍传奇 > 第五卷·第5章:霓裳羽衣藏锋镝

第五卷·第5章:霓裳羽衣藏锋镝

上海滩的深秋,空气里浮动着金桂的甜香,也掺杂着硝烟散尽的焦糊味和弄堂深处洗不净的阴湿。-6′妖`墈*书,旺- ?冕^费-越^犊?外滩的万国建筑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沉默矗立,黄浦江上汽笛呜咽,货轮吞吐着这个庞大都市的繁华与疮痍。法租界马斯南路一栋爬满常青藤的花园洋房里,壁炉的火光跳跃,映照着女主人苏影略显苍白的脸。她刚刚放下电话,指尖还残留着听筒冰冷的触感。电话是李岸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打来的,声音经过伪装,断断续续,核心却清晰如刀锋:苏区急需药品,尤其抗疟的奎宁,比黄金更贵重;经费亦捉襟见肘,反“围剿”的烽火每一刻都在吞噬着生命和资源。任务,落在了她的肩上。

苏影,这位以笔名“苏菲”闻名沪上文坛、活跃于社交界的女作家,此刻倚在雕花窗棂边,望着庭院里几株在寒风中瑟缩的残菊。镜中的她,眉眼依旧精致,只是那双惯于在文字中洞悉人心的眼眸深处,沉淀着难以言喻的沉重。公开的身份是她最好的保护色,也是最危险的舞台。为苏区募集资金和药品,无异于在万丈深渊之上走钢丝,在鹰犬环伺的宴会上窃取珍宝。

“公开,则活;隐秘,则达。” 她低声自语,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玻璃。一个大胆的念头,如同暗夜中的火星,在她脑海中迸发,迅速燃成燎原之势——利用“援助东北义勇军、共御外侮”这面全民族同仇敌忾的大旗!

行动如疾风骤雨。翌日,沪上几家影响力巨大的报纸副刊,同时刊登了署名“苏菲”的慷慨檄文。《国难当头,岂容袖手?——致沪上同袍书》!字字如血,句句含泪,痛陈日寇铁蹄践踏白山黑水、义勇军将士浴血苦战缺医少药的惨状。文章没有一句提及党派,只高呼民族大义,呼吁各界仁人志士,解囊相助,共纾国难!文章末尾,赫然宣告:由沪上文艺界同仁发起,将于不日举行大型“援助东北义士”慈善募捐义演及书画义卖会,所得款项,将悉数用于购买药品物资,委托可靠渠道,送往抗敌前线!

一石激起千层浪!国仇家恨,本就是悬在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心头的利剑。苏菲的文章,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犀利的文笔,瞬间点燃了压抑己久的民愤与热血。电话铃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,报馆、杂志社、文化团体、乃至一些平日深居简出的商界名流寓所,纷纷响应。苏影的公寓,一时成了临时的“义援指挥部”。

客厅里烟雾缭绕,电话铃声、争论声、纸张翻动声不绝于耳。进步作家、左翼戏剧家、忧国忧民的画家、甚至几位同情中国抗战的外国记者朋友,济济一堂。苏影穿梭其间,一袭素雅的阴丹士林蓝旗袍,外罩一件米白色开司米毛衣,发髻一丝不乱,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悲悯与坚定,指挥若定。

“柳先生,舞台布置和节目单务必抓紧,要突出悲壮与希望!”

“梅女士,联络各大戏院票务,票价分档,关键是要人多!声势要大!”

“张老,您德高望重,这义卖书画的征集和鉴定,非您莫属!务必多邀名家手笔!”

“史密斯先生,感谢您联络的《字林西报》版面!英文报道至关重要,要让国际社会听到我们的声音!”

她的声音不高,却清晰有力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感染力。疲惫被巧妙地隐藏在精致的妆容下,焦虑被转化为高效的行动力。她像一个最高明的乐队指挥,将不同的声音、不同的力量,汇聚成一股澎湃的洪流。短短数日,“援助东北义士慈善义演暨书画义卖会”的消息,如同长了翅膀,传遍上海滩的每一个角落。海报贴满了大街小巷,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筹备进展,茶楼酒肆间,人们议论纷纷,慷慨解囊者与冷眼旁观者皆有之,但声势己然造起。

义演当晚,法租界最大的兰心大戏院门前车水马龙,冠盖云集。小汽车、黄包车挤满了马路。·天¨禧_暁\税`网¢ ¨勉·肺`跃?犊-西装革履的银行家、长袍马褂的士绅、珠光宝气的太太小姐、身着学生装的青年、长衫布鞋的文化人……形形色色的人物,怀揣着不同的心思,涌向那灯火辉煌的入口。戏院门口,巨大的横幅在夜风中招展:“万众一心,援助东北抗日义士!” 几个身穿童子军制服的学生,捧着贴有红十字的募捐箱,向每一位入场者鞠躬。硬币、纸钞,雪片般落入箱中。

苏影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,身着一袭墨绿色丝绒长旗袍,领口别着一枚小巧的白玉兰胸针,乌发挽起,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,站在戏院华丽的门厅内迎宾。她脸上带着得体而略显忧伤的微笑,与每一位来宾寒暄致谢,姿态优雅从容,眼神却如雷达般敏锐地扫视着人群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