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听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爱听小说网 > 五十年代的猎人传奇 > 第一百四十五章 熏风入窖

第一百四十五章 熏风入窖

正在用新砍的木头加固被撞坏的门板,动作笨拙,脸上还带着惊魂未定的苍白。

“柱子哥!”看到秦铁柱,王老栓赶紧放下斧子,搓着手,又是感激又是后怕。

“门板加厚不够,”秦铁柱扫了一眼,“在门后顶根碗口粗的硬木杠子,斜着撑死。熏肉别放院里,要么学我家挖坑埋缸,要么找远离屋子的背阴坡,挖个浅坑,上面盖石板,留个细缝透气。”

他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进旁边几户竖着耳朵听的邻居耳中。

“埋…埋起来?”王老栓有些懵。

“嗯,土窖埋缸,潮气小,坏不了。”秦铁柱没多解释,跨上车,“比放屋里熏,招不了东西。”车轮转动,留下若有所思的王老栓和探头探脑的邻居。

下午,秦铁柱背上53式,推起“飞鸽”,车后座捆着背篓和绳索,还有一把新打的鹤嘴锄(采药工具)。“去南沟转转,巡林,顺便看看有没有野猪伤树的痕迹。”理由无可挑剔。

车轮轻快,将他带向南山深处。他的目标很明确——南沟向阳坡那片人迹罕至的断崖。前世模糊的记忆里,那里是野生黄精和连翘的窝子地,年份足,药铺抢着收。

断崖陡峭,怪石嶙峋。秦铁柱将车藏好,如同壁虎般攀上嶙峋的崖壁。特种兵的攀岩技巧让他在这险峻之地如履平地。眼睛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,扫过石缝、背阴的土窝。

很快,在一处背风向阳的石窝里,他发现了一丛叶片肥厚、边缘带着紫晕的植物!正是黄精!看那粗壮虬结的根茎(块根)露出土面的部分,至少是十年以上的老货!

他放下背篓,抽出鹤嘴锄,动作变得极其轻柔小心。如同对待易碎的珍宝,一点点刨开周围的碎石和泥土,露出下面黄褐色、形如鸡头、布满环状节疤的肥大块根。淡淡的、带着泥土清甜的独特药香弥漫开来。他仔细地抖落根须上的泥土,用带来的油纸小心包好,放进背篓最底层。

收获不止于此。在不远处一片半人高的灌木丛中,他发现了成片成片挂满棕黄色卵圆形蒴果的连翘!果实饱满,正是采收的黄金时节。连翘清热解毒,是常用药材。他拿出备好的麻袋,动作麻利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,沉甸甸的收获让背篓迅速充实。

当他推着车,驮着沉甸甸的药材和顺手打到的几只肥硕山鸡回到小院时,暮色西合。院里的气氛比早上松快了些。

仓房西北角的地面己看不出异样。院角的小熏房依旧飘着袅袅青烟——里面熏的是昨日分割好的獐子肉和今天打的山鸡。周晓兰正小心地翻动着里面的肉条。小丫在给柳条笼子里的小獐子添新鲜的嫩草叶,晓柱蹲在旁边,小手隔着笼子缝隙,好奇地想去摸小獐子湿润的鼻子,被小丫笑着拍开。

“爹!爹!”晓柱看见秦铁柱,立刻忘了小獐子,迈着小短腿跑过来,举着手里一个圆溜溜、用硬木新削成的“抓子儿”(一种抓石子游戏用的道具),小脸带着炫耀,“爷爷给削的!”

秦铁柱弯腰抱起儿子,用胡子茬蹭了蹭他的小脸:“好,回头爹教你玩。”

晚饭桌上,气氛终于回暖。除了熏肉炒萝卜干,还有一大盆香喷喷的野山菌炖山鸡,汤色金黄。秦老汉抿了口自酿的地瓜烧,脸上有了点笑模样:“柱子,南沟那黄精,品相咋样?能换点啥?”

“年份足,药铺稀罕。”秦铁柱扒着饭,“连翘也不少,晒干了都是钱。明天我骑车去趟公社收购站。”

“中!换点盐,再扯几尺厚实点的青布,眼看天更凉了。”秦母盘算着,“晓兰和晓柱的棉袄该絮新棉花加厚了。”

夜深人静。秦铁柱背起沉甸甸的背篓。里面是那根用油纸层层包裹的十年黄精、半麻袋晒得半干的连翘蒴果,还有几块特意留下的、熏得恰到好处的獐子肋排。他推起“飞鸽”,车轮碾过冰冷的土地,融入浓墨般的夜色。

这一次,目的地是东溪沟深处那个藤蔓遮蔽的岩洞。

月光清冷,山路崎岖。秦铁柱却走得异常沉稳。抵达洞口,拨开伪装,点燃松明火把钻入。洞内干燥依旧。他走到最深处那个天然石凹前,将带来的药材和熏肉仔细藏好,用干燥的沙土浅浅覆盖。

接着,他走到上次播种野燕麦种子的地方。蹲下身,借着火把微弱的光,仔细查看。松软的沙土上,几处微微拱起的小土包里,竟然真的探出了几丝极其细弱、却顽强挺立的嫩绿芽尖!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,它们竟真的萌发了!

秦铁柱粗糙的指尖,极其轻柔地拂过那稚嫩的绿芽。冰凉的触感下,是微弱却无比坚韧的生命脉动。他沉默地看着,看了许久。洞外,山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