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翠谷指挥部里,七连搜索缴获了一大堆文件资料,这些文件资料很快就被送到了南京的华东军区司令部,然后又第一时间专人专车押送到了北京的军委大楼。·天_禧_暁-税¢蛧! ′更,歆?嶵*筷/
这批文件由参谋们分批分类地进行鉴定,其中一批英文资料的鉴定工作则交由了军委办公厅厅长谢和赓负责。
“司令员,这批文件的内容有点意思”,谢和赓找到赵骥报告说,“是美国人关于全球未来几年气候变化的预测”。
“气候变化?”赵骥诧异地接过文件心中疑窦丛生,按惯例,系统应该奖励自己些什么武器装备技术资料之类的才对,这次为什么要给气候资料呢?
“上面具体说了些什么?”
“文件说未来几年,大概是1959年至1961年期间,全球可能遭受超强中部型的……额……什么厄尔尼诺现象,会导致大范围的气候异常”。
1959年至1961年!
赵骥心中一惊,瞬间想起了什么,于是赶紧明知故问道:“那文件里说这个超强中部型厄尔尼诺现象具体会有什么影响?”
谢和赓看着文件回答说:“美国人预测这个阶段我国遭受复合型自然灾害链,北方会集中爆发大范围的旱灾,南方的长江、珠江流域则会持续发生洪灾,类似于历史上1875年至1878年时的气候变化”。.嗖¨嗖.小¨税_王′ ~耕¨鑫?最^全?
赵骥沉思片刻后说:“快找人去查查,1875年至1878年的时候,我们国家究竟发生了什么?”
这一点不难查,谢和赓很快就回复道:“司令员,1875年至1878年是晚清光绪年间,那三年时间被民间称作丁戊奇荒,是一场持续三年的特大旱灾,受灾范围波及山西、河南、河北、陕西、山东五省及苏北、皖北地区,以至于估算约超过一千万人死亡,另有超过两千万人变成流民,是近代最惨烈的自然灾害”。
“好,我明白了”,赵骥点点头说,“你尽快把这份文件翻译整理出来,我要向中央作专题报告”。
果然,文件一报上去就立即引起了中央最高层的高度重视,尽管也有猜测说会不会是美国人故意使坏,想骗我们因此暂缓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。~珊_叶?屋_ +醉_欣!蟑/节·更`鑫?哙/
但这种猜测根本站不住脚,很快就被否定了,因为农业生产是大事,不管有没有美国人的这份气象资料,我们都会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作头等大事来办的。
建国初期,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是很低的,大多数时候、大多数地区都还停留在看天吃饭的阶段,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极差,比如在还算风调雨顺的1950年,我国的旱灾受灾面积也高达四千四百多万公顷,就更别提出现大范围的灾害年份了。
赵骥主动请缨向中央提出由自己负责这次的备荒工作,而中央也早就有意放手试试看赵骥的行政治民能力到底如何,考虑到他之前一手建立起了华中模范根据地,于是这项重担便不出意外地交到了赵骥的肩头。
要想抵御天灾,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得大范围兴修水利,赵骥很快就召见了水利部长傅作义和电力工业部长吴震寰。
“今天叫二位部长来主要是跟你们提前通个气,中央已经批复同意把你们两个部门合并为水利电力部,正式文件很快就会下发,新的部门会由傅作义同志出任部长,吴震寰同志出任第一副部长”。
傅作义在历史上担任水利部长职务长达二十三年时间,不得不说,这位原国军将领在任职期间可谓是绝对的兢兢业业,每年都会花至少四个月的时间亲自视察一线建设情况,并且在今年(1954年)刚刚建成了官厅水库。
而原本英年早逝的吴震寰则因为赵骥的穿越而改变了命运,两人是老搭档了,华中根据地的第一座汉江水电站就是由他主持修建的,当时还为此动用了二十万的倭寇俘虏兵当苦力。
“这一次,我们的工作重点要放在北方”,在赵骥的记忆里,1959年至1961年期间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严重的还是北方的旱情,南方地区情况相对较好,“北方各省,主要是河南、山东、河北三省要因地制宜广建县一级的小型水库”。
“不过我们也不能光是头疼医头、脚痛医脚,就我国的自然形势而言,关键还是要着眼于黄河和长江,只要这两条母亲河能被医治好,那就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灾情”。
赵骥盯着傅作义和吴震寰说:“我们分个工吧,吴震寰同志是水利科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