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军攻克榆社、管头、石匣等据点的时候,多地日军都在进行增援,如武乡日军六百余头企图援救管头,和顺,乃至辽县日军也在调兵增援其它据点。¢删\芭-看-书\王^ .勉.废′阅?黩^
但这正是师长作战计划的一部分,比如攻取石匣据点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引诱辽县敌人增援,然后歼敌于运动之中,将辽县日军尽可能引导至对我方有利的环境中提前削弱力量,最终达到收复辽县的目的。
接下来的几天,一切战斗都在按原计划进行,除少量留守部队巩固内线,左翼队和右翼队主力都开始转进,合击辽县。
而丁伟的任务则是打援。
在此次战役中,新编第10旅作为平辽支队,负责破击平辽公路和顺南北段公路,截击南援之敌,丁伟部负责协同新10旅阻击,为攻城部队创造有利条件。
原本日军的计划是打算分别向辽县、管头等据点增援,可随着除辽县外多数据点己被我军攻克,且我军呈现出围攻辽县的态势,日军不得不被动改变既定部署,急令各地援军重点增援辽县,试图从外围制造一个大的包围圈,将我军反包围。
这天,和顺出援的五百余日军抵达辽县以北寒王镇一带,是要占领寒王镇,急进辽县。
奉命在此阻击的是新编第10旅32团和丁伟新二团。
实际上,这己经是新编10旅第二次进行寒王镇战斗了,早在前几日的攻坚战中,就是新10旅攻克的寒王镇据点。
寒王镇长期以来被称作辽北重镇,是平辽公路上的重要据点,也是榆辽战役中日军试图南北呼应的关键节点。?齐′盛`暁_税_旺′ /冕-废?岳~黩/
在之前对寒王镇的攻坚战中,新编第10旅的旅长遭到日军毒气攻击,当时他也是身处前沿指挥阵地,距离日军火力点较近,在日军释放毒气时吸入毒烟,出现头晕、恶心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但他强忍不适,坚持在前线调整部署,最终指挥部队攻克寒王镇等据点,完成了破路和钳制任务。
而今面对和顺日军的增援反扑,身体还很虚弱的他非但没有离开岗位,反而再一次亲临前沿。
为此,不光是32团团长劝他离开,丁伟也分外担忧。
“首长,这里交给我们就好,您只需要在后方指挥。”
“不行啊,上次咱们虽然打的是攻坚战斗,可当时日军只有一个加强小队驻守,现在攻守易型,咱们成了防守方,要打阻击,日军却出动了一支大队进攻,这仗可比上次难打多了,说不定鬼子还会出动飞机增援,包括昔阳甚至阳泉日军都会压上来!”
旅长凝重道:“依靠咱们的力量,如果等后面的日军压境,集结一起发动进攻,咱们肯定挡不住,所以就算这支先头大队不对咱们进攻,咱们也得主动攻击,必须先敲掉这支大队,才有可能挡住接下来的日军,尽量为攻打辽县部队争取更多时间。”
丁伟神色复杂,其实有些想法他不好说出来,因为说了会打击大家的士气。
他己经预判到了这场战役最后的结局,在他看来,我军这次几乎不可能拿下辽县!
因为据己知情报,除了和顺出动的五百多日军,阳泉也有千余头日军在急速驰援,再加上昔阳,光是这北线日军就合计出兵近两千!
更别说武乡等地,面对日军地面大举围攻,以及空中飞机协助,就算我们拿下辽县也无法长期占领,包括榆社最终也得丢。′e/z`k.s\w′.+o′r_g\
不丢不行啊,我军现在还没有长期占领这样重地的实力,如果硬要占领,绝对是赔本儿的买卖。
攻克某地和占领是两个性质,尤其是长期占领,现实很残酷,丁伟很清醒。
但尽管他预判到最后我军大概率是主动撤离,主动结束这场战役,现在首长们还没有下达命令,那他们就要服从。
而且首长之所以还没有下达主动撤离的命令,无非是想趁现在各部士气正旺,进一步扩大战果,这样就算最后无法占领辽县等地,也能消灭更多敌人有生力量。
打仗就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,伤其十指,不如断其一指!
所以丁伟很认可旅长的想法,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主动出击,先集中力量歼其一部!
“首长,我建议咱们调整一下部署,以一部兵力巩固寒王镇阵地,主力在镇北公路两侧山地设伏……”
丁伟的思路很清晰,留守寒王镇的兵力不需要多,因为当地还残留之前日军的一些工事,可加以利用,作为这次阻敌增援的最后防线。